春节临近,节日效应显现,一方面部分煤矿停产放假,煤炭供应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工厂放假工业用电量下降也会使电厂煤耗出现回落。
合约趋携根据之前交易所公布的焦煤测试合约及细则草案显示,焦煤期货合约标准为30吨/手,最低交易所保证金为5%,手续费设定为合约价值量的万分之二。例如,钢厂与焦化厂可以在签订焦煤采购订单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焦煤期货合约,并在现货市场完成采购时卖出焦煤期货合约,规避焦煤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损失。
另外,从国内来看焦煤期货的上市还将有助于改变我国煤炭行业传统的定价模式,有利于我国争夺国际炼焦煤定价权。另外,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采取大合约100吨/手焦炭期货或将在焦煤期货推出后把合约改小至30吨/手。不过按照一般期货公司的标准来看,上市之后公司一般收取10%左右。焦煤上市后,钢铁行业从原材料到产品风险都被锁定,形成了闭合氏风险管理体系。一位从事煤炭贸易的管理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国内来看焦煤定价机制基本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型焦煤企业和大钢厂签订的合同价,目前国有大矿80%-90%为合同定价,另一种是集散地供求双方形成的市场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主要是为了保证焦煤、焦炭两大煤炭品种合约大小的一致性,方便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企业客户的套保套利交易。现在有若干CSS技术,包括在燃烧后从废气中洗涤二氧化碳,或者在发电前从燃料中分离二氧化碳。
在宣传片的结尾,出现了这样一句话: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清洁煤。任何新能源技术的采用也都要依靠政府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即每度电降低10克煤耗,就意味着一次技术升级,难度颇大。目前,国内余热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低品位热源通常未加任何利用,直接进行排放。
国外的清洁煤项目进展得也不甚顺利。政府对是否支持清洁煤技术态度并不明朗。
虽然IGCC技术具有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普及这项技术的最大难题在于投资金额大。资料显示,IGCC电厂的造价高达1.6万元/千瓦,约为普通燃煤电厂的4倍。这种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成本基础上的CCS技术,被认为在中国大范围推广与应用是不可取的。但是,考虑到这些技术尚未成熟,煤炭产业并不情愿花费额外的钱来采购新设备、兴建新厂房,而这些则是IGCC技术所必需的。
在可再生能源格局中,风能和光伏技术已经成熟,此外核电和水电也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的发电主力。全球发电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煤电之路。另外,在可预见的未来,全世界都认为将会燃烧更多的煤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要想达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结果即继续增加燃煤火力发电站,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许真的需要依赖于清洁煤炭技术。另谋出路煤电行业有句行话:10克煤耗,一代技术。
据研究表明,余热资源中的60%可以回收利?用。未来是减少对煤炭依赖,还是继续走清洁煤技术路线?中国电监会一官员称,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除了IGCC,清洁煤技术关键的步骤是CSS,即捕获煤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地存储于地表之下,从而阻止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这项技术由于涉及二氧化碳的存储安全等问题,也在近年陷入沉寂。
奥斯卡获奖导演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拍过这样一个宣传片:推销员热情地向顾客推销一款标有清洁煤炭字样的清新剂,当全家人满怀期待地使用时,瓶子里却喷出了呛人的黑烟。美国政府在2002年建立了清洁煤能源计划,但10年过去,能源计划里的18个项目只完成了3个,另有7个已经中止。在煤电占很大能源比例的情况下,实现煤的清洁利用,对解决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排放两大问题都至关重要。根据规划,我国预期在2020年,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将平均煤耗降低至320克/度,这一标准低于美国现有的350克/度。有业内人士曾透露,现在的清洁煤项目多是打着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噱头,99%都是包装出来的,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国内也大力推进了IGCC技术,目前已经报批和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就有华电杭州半山IGCC工程示范项目、中国烟台发电厂等多个项目。
但是,考虑到这些技术尚未成熟,煤炭产业并不情愿花费额外的钱来采购新设备、兴建新厂房,而这些则是IGCC技术所必需的。现在有若干CSS技术,包括在燃烧后从废气中洗涤二氧化碳,或者在发电前从燃料中分离二氧化碳。
资料显示,IGCC电厂的造价高达1.6万元/千瓦,约为普通燃煤电厂的4倍。不过,这项技术由于涉及二氧化碳的存储安全等问题,也在近年陷入沉寂。
在IGCC和CSS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煤炭加工和回收技术,提高煤炭燃烧效率,似乎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据研究表明,余热资源中的60%可以回收利?用。
任何新能源技术的采用也都要依靠政府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由于缺乏国家支持和电价政策倾斜,IGCC的前景更不确定。目前,采用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两段式复合发电在天然气火力发电中已经相当普及,并且实现了50%以上的能效,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大幅度下降。有业内人士曾透露,现在的清洁煤项目多是打着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噱头,99%都是包装出来的,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
二氧化碳封存的安全性还没有解决,我国尚无法律、法规规范碳封存的实施及进行安全性监测。但在传统能源领域发展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包括将粉煤灰、烟气脱硫石膏等火电副产品变废为宝的再资源化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2年,全球共有11个大型CSS项目碰了壁。即每度电降低10克煤耗,就意味着一次技术升级,难度颇大。
除了IGCC,清洁煤技术关键的步骤是CSS,即捕获煤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永久地存储于地表之下,从而阻止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IGCC技术始终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快速推广和发展。
统计显示,北京市PM2.5的来源构成中,锅炉供暖等燃煤行为,贡献了17%的PM2.5,仅次于机动车污染。在宣传片的结尾,出现了这样一句话: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清洁煤。全球发电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煤电之路。IGCC被认为是清洁煤领域的首选技术,这项技术先把煤炭研磨成粉末,然后用锅炉蒸烧汽化,接着用汽化煤炭中的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使燃气轮机运转,并用由此产生的排热形成蒸汽使蒸汽轮机运?转。
根据规划,我国预期在2020年,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将平均煤耗降低至320克/度,这一标准低于美国现有的350克/度。国外的清洁煤项目进展得也不甚顺利。
另谋出路煤电行业有句行话:10克煤耗,一代技术。清洁煤产业曾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方向,现在却在全球范围内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境况。
奥斯卡获奖导演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拍过这样一个宣传片:推销员热情地向顾客推销一款标有清洁煤炭字样的清新剂,当全家人满怀期待地使用时,瓶子里却喷出了呛人的黑烟。这项面向未来的技术,迫切需要来自政府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本文由名高天下网隆基李振国:关注新能源资产可靠性 回归电池效率提升主赛道名高天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现货交易所”